顾炎武所谓“亡国”“亡天下”与明清之际(增订)

太平洋在线手机版 137 0

  顾炎武所谓“亡国”“亡天下”与明清之际(增订)

  一些人在攻击清朝时常引用顾炎武“亡国”与“亡天下”的说法。我认为是一种恶意的歪曲引用。顾炎武原意很清楚:亡国指一个王朝灭亡,亡天下指人类社会的正常秩序严重破坏,以致民不聊生天下大乱,这叫“亡天下”。一般而言,一个王朝在王朝末期统治集团必然严重腐化堕落,并有严重的贫富分化,导致民不聊生和社会矛盾激化,再由此引发严重的社会动荡。所以按照顾炎武的标准,任何王朝的王朝末期都可以说是“亡天下”。再看明清之际:明朝末年汉族统治集团腐朽透顶,民不聊生,天下大乱。清朝前期满族统治者朝气蓬勃、奋发进取,在认真总结明朝灭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兴利除弊,改善民生,振兴文教,完善典章制度,强化皇权,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,创造了康乾盛世的辉煌!乾隆朝,中原人口首次突破三亿大关。两相比较,明末与清前期,究竟谁才是“亡天下”?

  明末最大的苛政莫过于三饷加派,清朝顺治入关,马上废除三饷,并整顿赋役全书,废除正税外的一切苛捐杂税。

 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《康乾盛世历史报告》在介绍清朝财政与社会经济状况时,明确指出: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,商品经济水平与工商业繁荣程度,也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
  由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五老之一的范文澜主编,人民出版社出版的《中国通史简编》的修订本第一编的绪论部分,在谈及清朝时明确指出:清朝前期的封建经济比明朝更繁荣,手工业和商业在明朝基础上进一步发展。没有所谓“停滞”“倒退”的意思。

  按唯物史观,社会发展经济是基础。国家的赋役制度反映了一定条件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。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,作为国家教委哲学社会科学65项目之一的《中国赋役制度史》在明清部分明确指出:明朝后期的一条鞭法在张居正死后,由于政治腐败,在实行中走样。清初整顿赋役制度,不仅仅是重复明朝的一条鞭法,更在其基础上改进深化:一方面更简明了税收程序,一方面提高了赋税货币化水平,总体而言,符合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发展趋势。满族统治者的政治表现很卓越优秀,“补课论”对他们不适用。

  中国自古是多民族国家。要有效统治全国,好的民族政策非常重要。统治政策的好坏最终体现在统治效果上。清朝既然能在空前辽阔的疆域上实现空前有效的统一,奠定现代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版图,就足以表明清朝的民族政策总体而言是非常成功的。正因为有这样雄厚的资本,清朝乾隆皇帝才会以自负的口吻批评明朝的民族政策,指出明朝汉官在对待边疆民族时,当对方态度恭敬,则轻视侮辱人家,当对方态度强硬,则委曲调停,往往激发事端。原文见《清高宗实录》卷1116。

  中国封建王朝政治上传统的内忧外患,内忧如皇帝的严重失德,权臣、外戚、宦官的专权乱政,文官党争,藩镇割据等,外患主要是指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,在清朝,统统都被压缩到最小程度。当然,清末西太后专权是个美中不足。不过考虑到太后的特殊地位,让太后来专权,总比汉唐明的宦官乱权强得多吧。儒家讲德治而非法治。德治强调统治者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,希望能有个“好皇帝”。历代帝王,清朝帝王的总体素质最好。用前人的说法,就是“清代多令主,最下亦不失为中主”。用现代人最流行的话,就是“清朝无昏君”。站在儒家立场,历代政治,清朝最完美。如果我们不与近代资本主义和现代社会主义比,单在封建王朝范围内比,清朝能给人一种近乎完美的感觉。中国封建王朝的典章制度和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体,在清朝,都被发挥到极致,也就是最完善最完美的程度。就象孔子认为周朝的典章制度是对上古三代的集大成,清朝的典章制度也是对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集大成。清朝在中国历史大进程中的地位相当于孔子推崇的周朝。

  附录一:

  白寿彝主编《中国通史纲要》:“清朝强盛时期的行政效率要高于明朝”

  白寿彝是老一代史学权威,是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新派史学家,回族出身。不存在满汉两种形式的民族偏见,评价问题应是客观公允的。由他主编,80年代人民出版社出版的《中国通史纲要》在清朝前期部分有个对比明清的简要评论,带有所谓“褒清贬明”倾向。内容如下:

  大致认为:清朝强盛时期的行政效率要高于明朝。清朝不只沿袭明朝的制度,还很注意吸收明朝灭亡的经验教训。清朝对人民的剥削比明朝缓和。清帝没有宠信宦官和多年不上朝的事。清帝与军机处的关系比明帝与内阁的关系密切。在相当长时间内,清朝还能保持一个相当强大的形象,是有原因的。

  同书又指出:清初废除了明朝的匠籍制度,放松了封建国家对劳动者的人身控制。

  四库提要上说:“终明之世,边患不绝”。

  附录二:

  台湾一些学者对清朝比较客观的评价。

  这里所说的清朝前期,是指清世祖初年,经圣祖、世宗、高宗,直至高宗末年的一段时间,共150年。除去世祖一代的18年,圣祖、世宗、高宗三朝的134年,是清朝的盛世。这自然是个大致的分法,因为圣祖初年,国内尚未完全平靖,而高宗末年,国内已渐有乱象。但这三朝至少有100年以上,是富强治安的。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汉唐盛世。可以与之媲美。圣祖的年号曰康熙,世宗的年号曰雍正,高宗的年号曰乾隆,因此史书上又称这段时间为“康雍乾时代”。

  清室以异族入主中国,统治极难驾驭的汉人,其国祚能长达268年,更能造成100年以上的盛世,这种成就,决不是偶然的。满洲是一个具有颇多优点的民族,它的最大长处,是勇武善战而又有政治才能,并有高度的模仿能力,肯虚心吸收外来的文化和人才。这些地方,与蒙古人大不相同。中国历史上促成改朝换代的内在因素,不外四端,即:外戚、宦官、权臣和藩镇,但满人能使这四种因素的危险性,减到最低的程度。

  ——傅乐成《中国通史》下册,大中国图书公司印行1977年1月增订12版,第673页

  就中国历史来说,清朝是相当修明的朝代。无论是开疆拓土、行政规画,都不让于汉、唐;若说到外戚、宦官,这些中国历朝的通病,清朝几乎免疫,可说还超美于前代。它在近代史上不幸的遭遇,主要来自两方面;一是中国传统中的夷夏观念,使它一直免不掉在种族立场上被歧视的地位;一是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大变局,使它一直承受着在民族立场上被侵略的地位。前者随时代的进步,其观念已湮没不彰,早被淘汰;后者却随时代的演变,愈演愈烈,回顾往事,仍然是更增愤慨。

  ——段昌国《中国近代史》,大中国图书公司,1975年版,第4页

 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王朝的殿后朝代,如果吾人把构成中华民族的各族摆在平等地位,而不以汉族本位主义观点来看中国历史的话,那么清代毫无疑问地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王朝。有清一代的最大贡献,厥为对边疆的经营,使得近代中国的广大版图得以真正巩固而确定。虽清季衰世,列强交侵,尤其是俄国在1850年至1881年间,对我东北、西北边疆鲸吞蚕食,但至民国元年(1912)二月清帝

标签: 增订 亡国 明清 之际 所谓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